想象一块厚度超过0.5毫米的铜板,它不仅仅是普通的铜板,而是一块拥有特殊使命的“超级英雄”。这块铜板,我们称之为超大超厚铜板,它承载着巨大的电流,散发出惊人的热量,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这样一块厚重的铜板是如何诞生的呢?它的制作过程充满了科技与智慧,就像一场精密的金属魔法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超大超厚铜板的神秘面纱,探索它的制作奥秘。
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,对电流承载能力和散热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。特别是在汽车电子、通讯设备、航空航天等领域,超大超厚铜板的需求日益增长。这些应用场景对铜板的厚度、强度、导热性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。制作超大超厚铜板并非易事,它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首先,铜板的厚度超过0.5毫米后,传统的电镀工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。电镀均匀性和生产效率都受到了限制,难以制作出厚度超过1.0毫米的铜板。其次,铜板的厚度增加,使得蚀刻、钻孔、层压等工序的难度大大提升。铜板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,容易出现分层、白斑等问题,严重影响产品的良品率和性能。
面对这些挑战,工程师们不断创新,开发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制作工艺。下面,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超大超厚铜板的制作过程。
制作超大超厚铜板的第一个步骤是开料和蚀刻。首先,将铜板进行开料,将其分割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状。对铜板进行磨板,使其表面粗糙化,以便更好地贴附干膜。接下来,贴上干膜,通过曝光和显影,露出需要蚀刻的线路图形。进行蚀刻,将铜板上的非线路区域蚀刻掉,形成初步的线路图形。
蚀刻完成后,需要对铜板进行印树脂。首先,对铜板进行棕化处理,然后填充树脂,制作成36t网。使用扭力大的机台,对铜板进行厚刮胶印两次,确保树脂均匀地覆盖在铜板上。印完后,将铜板水平放置两小时,让树脂充分固化。在80-120摄氏度的温度下,烘烤30-45分钟,使树脂更加坚固。
印树脂完成后,进入压合阶段。将两层铜板与pp铆合在一起,中间采用高含胶量、高tg7628rc54%的3张胶片进行压合。压合之前,先抽真空10分钟,确保压合过程中没有空气进入。压合完成后,进行内层制作。将铜板表面的胶去除,进行磨板和粗化处理,然后用手动贴膜机以0.6m/min的速度压合一次,再进行空压一次。将铜板的菲林面朝下进行正常的单面曝光,以3oz速度在不同方向进行正。
内层制作完成后,需要进行重复蚀刻和褪锡。首先,对厚铜区线路间隙底部喷涂感光油墨并进行固化处理,形成抗镀层。对铜板进行整板镀锡,使得除抗镀层外均镀上锡层。接下来,将抗镀层褪洗,继续对厚铜区线路间隙处余铜进行蚀刻。蚀刻完成后,褪去抗蚀层,直至厚铜区线路间隙余铜全部蚀刻完全。
进行埋铜步骤。将铜块埋入待处理pcb板中,然后将铜块与待处理pcb板进行电镀,形成完整的线路图形。外层加工包括外层蚀刻和外层控深铣,通过这些工序,最终获得贯穿超厚铜箔的完整线路图形。
超大超厚铜板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它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进步。未来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超大超厚铜板的厚度将进一步提升,性能将更加优异。同时,制作工艺也将更加智能化、自动化,生产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。
超大超厚铜板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,它将继续推动电子设备的创新发展,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。让我们一起期待,这块“超级英雄”将在未来展现更加惊人的力量!
X